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5-22
此次科技部專家組現(xiàn)場督查是對我校進一步促進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工作的重要契機,此次督查的主要目的是檢查大型科研儀器開放主體責任單位對《意見》的情況,他簡要介紹了南京大學在大型儀器開放共享和社會服務方面開展的一系列工作并指出。5月18日,以科技部基礎條件平臺中心主任包獻華為組長、7位專家組成的督查組來南京大學現(xiàn)場督查《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的落實。我校副校長薛海林,國有資產管理處、科學技術處、人力資源處、財務處、人力資源處負責人及相關...
5-22
來自重慶市消息,今日是“5.20”世界計量日,市計量質檢院回顧在直轄20年期間,重慶市計量工作取得的部分成果。據了解,“十二五”期間,重慶市計量器具產品種類達28類,同時,成為全國三大儀器儀表生產基地之一。此外,計量檢測輻射范圍廣,并建成國家(重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笆濉逼陂g計量器具產品種類達28類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幫助企業(yè)研發(fā)30多項科技含量高的計量器具新產品,計量器具產品種類由25類拓展到28類。重慶偉岸測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獲得熱能表制造許可,成為南方地區(qū)*個獲...
5-16
COD速測儀高精度測量優(yōu)勢COD速測儀*按照國家法規(guī)設計制造,適用于國內外眾多檢測標準。COD速測儀具有快速,、準確、直觀,濃度直讀,微電腦控制技術等特點,適用于地表水、地下、生活污水和工業(yè)廢水中化學需氧量(COD)的測定。COD速測儀采用冷光源技術的應用,使光源燈的壽命長達10萬小時。COD速測儀具有檢測精度高,檢測范圍廣,功能強大等優(yōu)點,是水質分析的理想選擇。COD速測儀是一款新型多參數(shù)測定儀,可測量COD,余氯,總氯,硝酸鹽,總氮,總磷等15項測量指標。電子識別碼自動識...
5-15
【中國化工儀器網行業(yè)動態(tài)】日前,受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委托,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完成了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fā)專項(以下簡稱“儀器專項”)17個項目綜合驗收工作。本次綜合驗收項目共涉及光電、環(huán)保、生命科學、輻射探測、分析、特種等10多個領域,分布在武漢、青島、綿陽、北京等7個省市??萍荚u估中心分別成立了以金國藩、祝世寧和潘自強等10名院士為組長的綜合驗收專家組,約200名技術專家參與了驗收工作,分別對13個項目進行了現(xiàn)場驗收,4個項目開展了會議驗收。綜合驗收專家組嚴格按照《儀...
5-15
【中國化工儀器網行業(yè)動態(tài)】2016年5月28日,國務院印發(fā)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這一計劃的發(fā)布可以說是這個土壤修復事業(yè)的里程碑事件。實際上,“土十條”實施將近一年的時間,帶火的不僅僅是土壤修復產業(yè),還有下面這些意料之外的行業(yè)。有專家稱“土十條”拉開土壤修復大幕,或將打開千億治理修復市場空間。對此,小編無異議,只是好奇已經實施一年的“土十條”僅僅只有土壤修復被帶火了嗎?土壤檢測正如環(huán)境治理,監(jiān)測先行。土壤修復也不另外,土壤修復市場崛起的同時帶動了土壤檢測行...
5-15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關注土壤污染新京報訊(記者王姝)昨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國務院關于2015年度環(huán)境狀況和環(huán)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部分委員關注土壤污染問題,呼吁國家加大對土壤污染防治的財政保障力度?!巴寥牢廴緺顩r底數(shù)還不清”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羅清泉表示,對于土壤環(huán)境狀況,報告列出了前幾年土地污染調查的結果,大致反映了我國土壤環(huán)境污染的狀況?!暗€不是很準確”,他強調說,“問題在于我們調查點位設置的密度不夠。我們的點位設置是10×10公里或8×8公里,一個網格,也就...
5-11
環(huán)境監(jiān)測領域*自主提出地方標準“天津造”6月1日起實施北極星環(huán)保網訊:近日,天津市地方標準《揚塵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建設及運行技術規(guī)范》(DB12/T725-2017)正式發(fā)布,將于6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是我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領域*自主提出,具有技術指導性的推薦標準,*國內標準在揚塵監(jiān)測方面的空白。標準按照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由天津市環(huán)境保護局提出并歸口、天津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編制。標準主要適用于建筑工地等揚塵源及未封閉的工業(yè)企業(yè)散...
5-11
近年來,霧霾成為影響我國環(huán)境質量的重要因素,也是與公眾息息相關的重大問題。對此,國內多家科研機構和多位高校專家指出,目前我國霧霾研究尚未形成體系,亟須從國家層面整合力量協(xié)同作戰(zhàn),只有追因窮源,治理才能有的放矢;同時治理還需理順機制,解決好研究、決策和減排的關系。專家還指出,應警惕大城市可能帶來的“熱島效應”加劇霧霾。霧霾成因研究需協(xié)同攻關談到霧霾成因方面的研究,陜西省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張振文認為,盡管包括西安在內,目前很多城市對細顆粒物的來源構成進行了源解析,但離真正把霧霾來...
微信公眾號
移動端瀏覽